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Martell 3 star Very Old Pale 3cl 1950s - 酒辦欣賞

馬爹利干邑可能在大家的集體回憶中基本上就只有"藍帶"一個酒款而已,
但其實馬爹利在百年以來也和軒尼詩、人頭馬等國際性酒商一樣在市場上舉足輕重。
不能不說"藍帶馬爹利"的marketing實在是太利害了;使到什麼銀帶、金帶、Extra的高級酒款也全給忘記了~

話雖如此,但馬爹利也有歴久常新的經典作品留給喜愛干邑的飲家們細味欣賞的。

 
這瓶白底藍字馬的爹利三星大約是50年代的產物;醒目的外表可以說是無人不識的真經典。酒標上精細的花紋活像兒時的"公仔紙"一樣,使酒客們一眼便能認出她的存在!



3顆星星的酒標說明了她的級別為V.S;細看酒標的花紋中也寫著"Very Old Pale"...
但什麼是"Pale"呢? 哈哈~ 這個"Pale"就是V.S.O.P上的"P"了!
所以"Very Old Pale"即是等如"V.O.P";即是現代的"V.S"啦~



在下總是覺得淺青綠的玻璃瓶是上好干邑的代名詞,可是要喝掉這瓶品相如新的小酒辦真是有點為難。還是先留作欣賞欣賞吧!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一百萬元的干邑....

以香港炒賣樓房的角度來看,一百萬可能也不是什麼的數目;常常聽到有人會說給您一百萬也沒能買一個洗手間... 如果這真是現實中的無奈,也難怪會有香港人用上一百萬元(人民幣)來買得這一瓶1858年的干邑:Cognac Croizet - Cuvée Léonie

Photo by News luxe


這瓶百年的古董干邑是 Cognac Croizet 創辦人 - Léon Croizet 女兒當年婚禮所用的干邑,單是這個歷史背景也有足夠的說服力,而且她也是 pre-phylloxera (蚜蟲大災害) 以前的產物,味道和酒香也是和現代干邑有著很大不同...

在下相信這瓶珍品中的珍品現在已經成為某位富豪名人的收藏品之一,有興趣的可以去這裡看看~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Louis XIII 加上熱狗是什麼呢...

Louis XIII是干邑之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每一位干邑愛好者也希望有冒名一試的機會!

但不知是什麼神來之筆;竟然有一個賣熱狗的想到在熱狗腸中加入Louis XIII干邑,將之成為他們熱狗之王 - "Dragon Dog" !!!

其實這個點子也是相當符合國內大款的口味,但是這個賣熱狗的是在加拿大down town,應該不是衝著他們而來的吧~

這支 "Dragon Dog" 的售價為100加元,相對於一般5加元的熱狗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的貴。但如果算算一瓶Louis XIII干邑大約為18000港元的話,這也未必不是物有所值的~
當然有多少 Louis XIII干邑的成分就只有天知、地知、老外知啦!

有興趣可以去這裡看看...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Bisquit Old Fine Cognac (皇牌百事吉 - 酒樓專用)

每年這個時候,在下也會去參加一些前輩們的飯局;既可以拜拜年,也可以聯絡一下近況。
通常茶餘飯後也是說說笑笑沒什麼特別的事情,但今年的卻有點點不同。

在下的前輩不愛酒中物,但今次飯局中卻端出了一瓶十多年前的皇牌百事吉...


背面酒標還寫明了是"酒樓專用"的~


 外表看來和一般的皇牌百事吉沒有分別,但是在下感覺上這一瓶的酒色是比一般同時期的金牌百事吉偏紅和暗一點。席上各位也不是烈酒的愛好者,但聽了在下的說明和看了10多分鐘的開瓶過程;也好奇地拿出酒杯來一試這瓶十多年的老酒是什麼味道!


酒體以VSOP級別來看已是非常稱職,整體帶有濃香的木桶和黑梅的印象,酒精和酒香的平衡還是可以的;不喝烈酒的人也能感受到什麼是香醇但又不會有燒喉的感覺。

因為場合不同在下也只能輕嚐點點,但是席上各位早已在短時間來把整瓶酒喝清光...
當然這瓶皇牌百事吉沒有出現在下以往喝過紅頭百事吉VSOP的驚喜,但以這個性價比來說她一定是酒家的首選:便宜又好喝啊!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Bisquit Excellence XO 1980s 5cl - 酒辦欣賞

年近歲晚,也就是一年之末;每到這個時間也不禁去回想這一年來的得失對錯。
可能真的是人老了,總是喜歡舊事、舊人、當然還有的是舊酒...

在下雖然不是一個傳統的人,但新年來臨時總是要應應節、說點吉利的說話嘛!
所以這次選了這瓶80年代的百事吉XO干邑酒辦為大家分享:


在下一直也很欣賞干邑品牌用精美的酒辦作推廣的方法,雖然會真的拿來喝的朋友不多,但看到這麼有趣的小樣也會非常樂意地買回去。

精細的酒標和玻璃頭蓋完全和標準瓶是一模一樣的,現在的新酒辦已很難找到這份誠意了。




如果有喝過舊百事吉 (現在已轉手到南非的百蘭地酒莊了) 的酒客也會很欣賞她的品質和味道~
在下也有一瓶同年期的百事吉XO,開瓶時一定會和大家分享的!

最後在下祝願酒客們在2012年也心想事成,百事吉利~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Cognac Tesseron Lot No.29 tasting

如果早前有看到在下的酒辦分享文章應還記得Cognac Tesseron Lot. no29一直是在下的品賞目標。可惜"品賞"和"品嚐"是相差十萬九千里的事情;只能看不能吃最使男人受不了...

不過世事難料,可能這一次酒神給在下的心思打動了!

一瓶75cl的Cognac Tesseron Lot. no29最終以合理價錢落入了在下的手中;說實現在薄有名氣的酒已炒成天價!這瓶Tesseron Lot. no29能逃過老實商人的法眼可不是一般的幸運!

本尊來了!實而不華的紙盒藏著了對此精品干邑的無比期望...



 Cognac Tesseron愛用的"豆皮玻璃瓶"出現!估計是2007年的禮盒裝。



 以Ugni Blanc、Folle Blanche和Colombard葡萄所做出來的干邑加上超越三代人的陳釀時間到底會是一種什麼的味道呢?



酒標特寫 - Cognac Tesseron Lot N.29 X.O. Exception



終於到了開瓶品嚐的重要時刻~

因為這瓶不算是舊酒,所以沒有酒塞破爛的問題;只需要用小刀在蠟頭上切出一道即可輕易開瓶。



開瓶時基本上酒香已充滿了整個房間,香氣中有半百陳釀的醇厚氣息;金銀花 (Honeysuckle)和菊花的感覺帶著布林(Plum)的果香非常可口。淺嚐一口後感覺更是無比的順滑;這個順滑感真是非筆墨所能形容!可能是1929年的陳釀才能做到的結果;不對啊!應該是說干邑陳釀藝術的實體表現!


還有一路相隨還有雲利拿木,馬斯喀特葡萄(Muscat grape)、杏脯乾(Dried Apricot),最後是松露(Truffle)氣息的木桶味道和大香檳區的獨有甜香餘韻作結尾!還有值得一提是在品嚐Lot. N.29的同時在下也一同品嚐了Lot. N.53以作比較,可能因為Lot. N.29太好了;Lot. N.53在各方面也給比下去,感覺就像成為了Lot. N.29的入門版。

整體來說這瓶Lot. N.29是全面性的滿分干邑;可是相對簡單的酒體沒有達到Extra般的複雜性對在下來說是無法完美的關鍵。最後在下還是要以9.8分來給這瓶上品干邑作結美和對Cognac Tesseron釀酒師的無比敬意!

如果人生中沒能喝到這樣的好酒真是非常遺憾啊~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歐洲遊記

早前和太座參加鴨仔團走訪歐洲,行程中遊走各大名店是"指定動作";眼見團友們大包小包的買入手袋名錶更使在下驚嘆現在年輕人的消費力...

旅程中途經了法國、意大利等產酒大國,愛酒的在下當然不會錯過任何機會!心想在干邑的原產國應該總會找到一些特別、稀有的酒品可以購入,但是經過了10天的行程後竟然也是入寶山而空手回... 歐洲啊~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啊!

首先,旅程中最多酒品選擇的地方竟然是香港機場出境禁區內的免稅店!法國和意大利中的大小店家也沒有找到有四大牌的XO出售更不要說要找特別品種了;取已代之只有最常見的軒尼詩VS和VSOP和其他的中價的威士忌酒品出售。

不要說是街上的店面,就連旅途中在下所入住的酒店(4星)的酒吧中也鮮見XO酒品出售;基本都是VAT69,Vodka和Red label的天下... 不是常說歐洲人懂得享受品酒的樂趣嗎?難道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OK~ 可能歐洲人也著重身體建康改喝紅白餐酒了,於是在下也試試轉戰紅酒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康... 可是,除了被國內大款包圍的"老佛爺百貨" 有數瓶Grand Cru酒出售外,其他地方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看到!只是不約而同的大量售賣5~20歐元的法國,意大利和智利的"普通"餐酒。到底好酒往那裡去了呢?這個答案也是顯然易見吧!

極差的歐洲經濟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但是明顯的酒品市場失衡和亞洲酒價連年上升可能才是一切所見的根本。雖然這次歐遊中沒有入手任何的酒品,但是最重要的得著就是明白到"World is changing"